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扎实有序推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深入领会会议精神,不断营造好爱才、崇才、育才的良好氛围,不断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内生动力”。
保持“广聚英才而用之”的爱才之心,练就识才慧眼。进入发展新阶段,我们更加需要人才,也更加渴盼人才。人才的遴选,离不开有“火眼金睛”知人善任的“伯乐者”,要从公众的视角、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用、是否合格。要善于发现人才的“亮点”,从品行、工作能力、经验等多方面发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人才明珠”。同时,对各类人才张开欢迎的怀抱,不论是硕果累累的卓越人才,还是初出茅庐的优秀人才,都要投以识才的慧眼,让“三百六十行”的“状元”都能够被发现,广聚人才的强力,书写人才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保持“伯闻广纳天下士”的崇才之心,搭建人才舞台。“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作为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需要组织部门不断发挥其长处、优点,搭建起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能。一方面,“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要着力打造一批人才集聚小高地,为人才发展提供大舞台,激活人才“第一资源”。另一方面,为人才“松绑”释放人才“红利”,破除职称等约束人才发展的壁垒,让人才在自由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形成“千军万马”的力量,用人才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保持“成天下才在教化”的育才之心,培育栋梁之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的培养是区域人才工作的长久之计,持续做好人才的“输血工作”,才有利于人才的长久发展。对于人才引育来讲,不仅要做人才的“伯乐”,更要做浇灌培养人才的“园丁”。一方面,用好驻地高校、高职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培养造就一大批本土专业技能人才,着力突破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瓶颈。另一方面,要重视已有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人才进行业务培养,不断为人才进行最新的知识“输送”,让人才不断向着更高处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