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通过突出“三个聚焦”,为中小人才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助力企业在优化调整中找到立足点、发力点,实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聚焦校企合作 助力企业广纳英才
深化校地融合,推动人才共育共享。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校地人才引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推动校地企三方人才共育共享,为各类人才交流合作提供广阔平台。
畅通交流渠道,助推引才关口前移。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千名硕博进高新”等青年人才实践锻炼活动,面向人才企业征集研究生引才需求,帮助企业通过吸引实习生,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培养,以实习实践活动成效带动招才引智工作。
强化政策赋能,激发校地融合活力。升级出台“济高人才”2.0政策,形成“八类考核融一体、三年发展一盘棋、一套目标定全局”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创新实施青年人才“逐梦行动”,通过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加速推动青年人才向济南高新区企业流动集聚,为企业招才引智提供坚实政策支撑。
聚焦发展难题 牵线搭桥问企所需
深入一线摸需求。通过组织闭门会议,多次深入中小人才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发展现状,针对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等问题,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济高人才大讲堂”开展“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惠企政策宣讲,着力破解中小人才企业融资难题。
协调联动出实招。搭建“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园区街道+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人才专员队伍。联合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投资促进部等部门,深入摸排人才企业外贸出口、对外业务对接等现实需求,协调国际货运物流、外贸服务等市场机构,召开50余次线上各类洽谈会,帮助中小微人才企业产品“集体出海”,累计成交的外贸意向金额超过1亿元。
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产学研合作,近两年,推荐组织1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20余家有实力省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超7000万元,立项数量占全省1/6、占全市近1/2。
聚焦数字赋能 精准施策智慧高效
强化系统集成,加快数字转型。围绕加速数字技术推动下的人才工作职能和方法的转变,创新打造集政策兑现、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济高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全面重塑服务保障、政策申报等人才工作流程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整体效能切实提升。
整合数据资源,打通数据孤岛。平台将部门分散、独立的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有效解决系统整合不足、数据共享不畅、服务体验不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数字化建设水平。
开展数字档案,优化资源流动。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品牌专项提升行动,通过设立“周四政务课堂”、开展“周末无休”“延时预约”服务、档案数字影像化管理等方式,切实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水平,目前全区档案数字化总量已达6.7万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