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 人才烟台 >> 人才工程 >> 县域人才工程 >> 开发区

黄渤海新区:强化人才引领 激活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烟台市人才集聚节点核心区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人才烟台 发布时间:2025-04-07

烟台市委常委,黄渤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包华

  2024年,黄渤海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统筹抓好人才“引、育、留、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支撑。一是引才成效量质并进。柔性引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4名,自主培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34名,新引进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员288名,新增青年人才1万多人,战略人才力量集聚继续领跑全市。二是育才载体增容扩围。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三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黄渤海实验室总部基地、北大-万华联合研究中心、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等建成投用,烟台光电显示材料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营、填补国内空白。全区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50个,总数达到501个,占全市一半以上。三是留才服务提档升级。制定出台深化校企合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成投用业达青年人才社区、万华绿色低碳人才中心,创新推出人才服务保障“一码两卡”,惠及各类人才1万多人。四是用才生态聚势焕新。高标准举办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会,齐聚26位院士、100多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吸引620多个海内外项目参赛,决出优质项目64个,签约人才项目16个。

  2025年,黄渤海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锚定“在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当先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协同、产研互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建设烟台市人才集聚节点核心区。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强化人才工作聚合力。

  一是建立更加高效的推进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区重点工作“1+5”推进落实机制,实行任务目标、责任体系、推进机制、督导考核“四位一体”闭环管理,推动人才工作任务扎实落地。二是推出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对标先进地区,紧盯人才需求,整合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及时兑现各级各类扶持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保障。三是打造更加精准的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性工作意见,建立市级以上专家人才“一对一”服务机制,把爱才敬才尊才重才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一位专家人才。

  二、做好人才引育文章,持续增强跨越转型竞争力。

  一是聚焦前沿,拼抢顶尖人才。紧盯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内企业需求,分领域建立顶尖人才招引储备清单,逐一制定对接引才方案,力争年内合作“两院”院士和海外院士5人以上。二是引育并重,集聚领军人才。建立领军人才培养梯队库,统筹做好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人才工程申报,年内新培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35人以上;启动实施新时代烟台市高端人才引育“双百计划”黄渤海新区专项,扶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行业拔尖人才50名以上。三是内引外联,广纳海外英才。聚焦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叠加优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赛会引才、项目引才、以才引才,年内新引进海外英才300人以上。四是校地协同,延揽青年人才。继续举办“名企名校行”“百企进百校”等活动,鼓励支持驻区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年内新增青年人才1万人以上,巩固青年人才净流入态势,为未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强化人才支撑作用,持续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

  一是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新区“5+2”产业,持续完善科创平台“六大体系”,支持黄渤海实验室、哈工程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鼓励高校教授、研究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攻关“卡脖子”技术、孵化产业化项目。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以上,争取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0个以上、转化创新成果40项以上。二是坚持围绕创新链延伸人才链。支持驻区院校高质量发展,年内新增校地产业技术合作项目30项以上,在校生突破1.8万人;依托北大-万华联合研究中心,加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年内培养核心技术研发人才20名;启动黄渤海实验室化工中试基地建设,新建联合实验室2家,科研人员达到250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60人。三是坚持围绕人才链布局金融链。依托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等孵化载体,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过程,持续完善多元化股权投资体系,年内发放成果贷、科信贷、信保贷等15亿元以上,产业基金投资人才项目8个以上,新增在孵企业200家以上,孵化优质人才项目5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

  四、树牢人才为先导向,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一是打造“最宜居”的城市品质。加快推进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段改扩建、荣乌高速改扩建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依托八角湾国际医院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耀华学校八角湾校区等项目,策划举办“越夜越精彩”消费节、金沙滩国际运动文化节等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才工作、生活、休闲需求。二是打造“最开放”的交流平台。高标准举办2025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八角湾创新大会、第七届“新动能”产才交流会议、微纳传感与智能制造院士论坛等高端活动,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三是打造“最贴心”的政务服务。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人才创业、人才投资、人才安居、人才教育等全要素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一码两卡”服务升级,扩大人才公寓储备,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四是打造“最浓厚”的爱才氛围。坚持“企业家第一、科学家至上”,定期召开企业家和人才座谈会,广泛开展优秀企业家、业达杰出人才、业达工匠等典型人才评选,让优秀人才在新区工作尊享礼遇,带动更多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为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投诉 咨询 建议

标题:

内容:

图像验证码:

手机号:

手机验证码:

上传图片:

温馨提示:上传时,最多可以上传5张图片(png/jpg/jpeg格式,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点击图片可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