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李慧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忠实履行工作职责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人才烟台 发布时间:2023-09-09

     认真调研、理清思路,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经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我对栖霞苹果产业发展大致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掌握。栖霞市苹果栽培面积100多万亩,其中盛果期果园75多万亩,年产量220多万吨,苹果产业年总收入达到120多亿元;在苹果产业提质升级过程中,全市已完成了40多万亩老劣果园的更新改造;同时加快种管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推广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已打造百亩以上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38处,面积3万多亩,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样板示范的全覆盖。

  随着苹果生产的迅猛发展,围绕苹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有果品冷风库、气调库634座,年贮藏能力100多万吨;果汁、果醋、苹果脆片、果酒、果脯等果品深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14万吨以上。拥有果品商品化处理流水线975条,年处理能力100多万吨。2016年,全市苹果出口额完成1.58亿美元,同比增长51%,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了11.3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完成10.9万吨,占了全国苹果出口总量的8.2%,比2015年全年增加出口5万吨。苹果出口的主要区域为东盟、南亚和中东等国家(地区),其中对东盟出口量占总量的80%、对南亚出口占13.6%;对中东出口占5.6%。

  果品包装使用的塑料周转箱、纸箱、精品苹果包装箱、网套、保鲜袋等生产企业迅猛发展,达150多家,年产值5亿元。肥料生产企业20家,年生产能力20多万吨。全市的纸袋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生产纸袋约30亿个,年产值1亿多元。另外,栖霞市每年外销果品200多万吨,极大促进了栖霞运输市场的发展;与苹果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农资市场日趋活跃,交易额逐年上升。

  加强管理、突出特色,做好苹果产业推介与合作

  随着“互联网+”的热潮涌起,苹果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影响力迅速提升。2016年,全市网销苹果18万吨。成功争创了“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蛇窝泊镇荷叶村入选中国“淘宝村”。2017年5月在云南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商峰会,我市成功入围“2016年农产品电商50强县”,位居全国第11位;2017年5月,山东省“互联网+品牌”高峰论坛,王小二果园获山东省“互联网+品牌”荣誉。这些成果的获得,离不开栖霞相关领导努力,也让我明白苹果产业发展现在处于关键期和攻坚期,只有更加注意加强管理、突出特色,才能让栖霞苹果名声远扬,才能更好的打造“果都”名片,才能让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为栖霞市果业发展添砖加瓦

  虽然我现在工作在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本人挂职锻炼时间较短,许多研究和项目都在起步或者调研阶段,所以还需砥砺前行,继续努力奋斗。为了能让栖霞市苹果产业更好发展,为了让栖霞果农更快踏上小康之路,我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栖霞市不断引进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承担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国家级星火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1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在生产技术、深加工、生产资料、农机等方面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多件,认定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3家。在挂职锻炼期间,本人仍坚持为栖霞果业发展引进新品种、寻找新技术,为栖霞市苹果产业的创新发展能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所合作交流与人才引进

  人才是果业发展的基础。“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栖霞市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不应该忽视一些潜在的问题。目前,有关苹果产业发面的专家学者并不是很多,许多人都是长期有着实践种植经验的果农,所以无法形成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所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所的合作交流和人才引进的任务迫在眉睫,也是任重道远。所以,接下来的工作要将人才引进作为重中之重,让人才能够走进来、干的下、留得住。

  加强省农科院与栖霞市果业局、科技局专业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果业发展的保障。本人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工作,同栖霞果业局、科技局以及乡镇领导和果农沟通后了解到,许多领导和群众都渴望技术,迫切需要专家相互交流学习,所以接下来我会利用自身工作之便,积极协调省农科院果品研究所与栖霞市果业局、科技局在人才和技术上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投诉 咨询 建议

标题:

内容:

图像验证码:

手机号:

手机验证码:

上传图片:

温馨提示:上传时,最多可以上传5张图片(png/jpg/jpeg格式,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点击图片可删除

×